自动化控制柜系统工程安装有哪些要求?
所属分类:公司新闻发表时间:2025-04-30

自动化控制柜系统工程安装有哪些要求?


自动化控制柜系统工程安装有诸多要求,涵盖安装环境、柜体安装、内部元件安装、布线接线以及接地等方面,以下是具体说明:

安装环境要求

空间要求:控制柜应安装在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场所,周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,便于操作、维护和检修。一般要求控制柜周围至少有 0.8 米的通道空间。

温度与湿度:环境温度应保持在 - 5℃ - 40℃之间,相对湿度在 20% - 90% 无凝露。温度过高会影响电器元件的性能和寿命,湿度过大则可能导致电气短路等问题。

防尘与防振:安装位置应远离灰尘、油污、腐蚀性气体和振动源。灰尘和油污可能会影响元件的散热和接触性能,腐蚀性气体会腐蚀元件和柜体,而振动可能导致元件松动、接线脱落。

柜体安装要求

基础安装:控制柜通常安装在基础槽钢上,基础槽钢应与地面固定牢固,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不超过规定值,一般每米水平度偏差不超过 1mm,全长不超过 5mm。

柜体固定:将控制柜固定在基础槽钢上,固定应牢固可靠,防止柜体晃动。柜体与基础槽钢之间应采用螺栓连接,连接处应垫上橡胶垫或弹簧垫圈,以防止柜体因振动而松动。

柜体接地:柜体应可靠接地,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Ω。通常在柜体底部设置接地螺栓,通过接地线与接地网连接。接地应确保良好的电气连通,不得有松动或虚接现象。

内部元件安装要求

布局合理:根据设计图纸,合理布置控制柜内的电器元件,如断路器、接触器、继电器、PLC、变频器等。元件的布置应便于布线、操作和维护,通常将经常操作的元件安装在易于触及的位置,发热元件应安装在柜体上部,以利于散热。

固定牢固:电器元件应通过螺栓或导轨等方式牢固地安装在柜体上,不得有松动现象。对于较重的元件,如大型接触器或变压器,应采取额外的固定措施,防止其因振动或重力作用而脱落。

间距要求:元件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,以利于散热和便于检修。例如,相邻接触器之间的间距一般不小于 20mm,发热元件与其他元件之间的间距应根据其发热量适当增大。

布线与接线要求

布线规范:控制柜内的布线应整齐、美观、牢固,遵循横平竖直的原则。不同电压等级、不同用途的导线应分开敷设,并用线槽或线管进行保护。例如,动力线和信号线应分开布置,防止信号干扰。

接线牢固:导线与电器元件的连接应采用合适的接线端子或线耳,确保连接牢固可靠,接触良好。接线应拧紧,不得有松动或虚接现象,以免产生接触电阻过大,导致发热甚至烧毁元件。

标识清晰:每根导线的两端都应标注清晰的编号或标识,与设计图纸一致,以便于安装、调试和维护时查找线路。线槽和线管也应标明其内部所敷设导线的用途和走向。

接地与防雷要求

系统接地:自动化控制柜系统应有完善的接地系统,除了柜体接地外,系统中的电气设备、仪表等也应可靠接地。接地系统应形成一个等电位联结,以防止电气设备因漏电而产生触电危险,同时也能抑制电磁干扰。

防雷措施:在有雷击风险的地区,控制柜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,如安装防雷器。防雷器应安装在进线端,其接地应与控制柜的接地系统可靠连接,以将雷击电流引入大地,保护控制柜内的设备免受雷击损坏。


返回
关键词:
收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