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宇智控系统配电工程安装技术要点
所属分类:公司新闻发表时间:2025-04-25

楼宇智控系统配电工程安装技术要点


楼宇智控系统(如楼宇自动化系统 BAS、能源管理系统 EMS 等)的配电工程安装需兼顾电气安全、系统稳定性及智能化需求,以下是关键技术要点:

一、施工前期准备与设计要点

1. 图纸审核与需求分析

结合建筑智能化设计图纸,明确配电系统与传感器、控制器、执行器等设备的供电接口(如 DC 24V、AC 220V、PoE 供电等)。

区分强电配电(动力设备供电)与弱电配电(控制信号、网络设备供电),避免电磁干扰。

确认智能设备的用电负荷特性(如冲击电流、谐波影响),选择匹配的断路器、线缆规格及 UPS 备用电源。

2. 材料与设备选型

线缆选择:

强电线路: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(如 ZR-YJV、NH-YJV),满足消防规范。

弱电线路:控制信号线缆需用屏蔽电缆(如 RVVP)或双绞线(如 CAT6),减少信号衰减。

配电箱 / 柜:

采用智能型配电箱,集成浪涌保护器(SPD)、智能电表、远程监控模块(如 Modbus 通信接口)。

户外或潮湿区域需选用 IP54 及以上防护等级的柜体。

电源设备:

核心控制设备(如 DDC 控制器、服务器)需配置 UPS 电源,后备时间≥1 小时。

采用 PoE 交换机为 IP 摄像头、传感器等供电,简化布线。

二、布线工程技术要点

1. 桥架与线管敷设

强电与弱电分离:

强电桥架与弱电桥架间距≥300mm,交叉处需做金属屏蔽处理。

消防信号线路需单独穿镀锌钢管,避免与其他线路共管。

路径规划:

避开高温、潮湿、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(如空调风管下方)。

水平桥架坡度≥3‰,垂直桥架固定间距≤2m,确保线缆受力均匀。

2. 线缆敷设与端接

绑扎与标识:

线缆按回路绑扎整齐,每隔 1.5m 设置标签,标注回路编号、设备位号(如 “FAS-01-Sensor”)。

多芯电缆端接前需做绝缘测试(绝缘电阻≥0.5MΩ)。

PoE 供电注意事项:

遵循 IEEE 802.3af/at 标准,确保供电设备(PSE)与受电设备(PD)兼容。

单段网线长度≤90m,超过时需加装中继器或改用光纤传输。

三、设备安装与接地技术

1. 配电箱 / 柜安装

安装位置:

底边距地 1.5m(暗装)或 1.8m(明装),便于操作与维护。

与消防设备、水管间距≥500mm,避免安全隐患。

内部配线:

相线、零线、保护地线(PE)分色清晰(相线 A 黄 / B 绿 / C 红,零线淡蓝,PE 黄绿双色)。

端子排接线牢固,电流回路截面≥2.5mm²,电压回路≥1.5mm²。

2. 接地系统施工

保护接地(PE):

智能设备金属外壳、桥架、线管需可靠连接 PE 线,接地电阻≤4Ω。

采用等电位联结(MEB/LEB),减少电位差对精密设备的干扰。

信号接地(SG):

弱电系统单独设置信号接地干线,与强电接地干线间距≥5m,避免耦合干扰。

控制系统接地需符合制造商要求(如独立接地电阻≤1Ω)。

3. 防雷与浪涌保护

在配电箱进线端安装一级浪涌保护器(In≥40kA),设备前端加装二级 SPD(如网络浪涌保护器)。

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、电缆屏蔽层需与防雷接地系统可靠连接。

四、系统调试与测试要点

1. 电气性能测试

绝缘测试:用 500V 兆欧表测量线缆绝缘电阻,干线≥10MΩ,支线≥0.5MΩ。

接地电阻测试: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,确保保护接地、工作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。

通电试运行:

分回路通电,测量电压、电流是否正常,检查设备温升(如断路器端子温度≤60℃)。

模拟断电场景,测试 UPS 切换时间(≤10ms)及备用电源容量。

2. 智能化功能联动测试

验证配电系统与楼宇智控平台的通信兼容性(如通过 BACnet、Modbus 协议实时监控电压、电流、功率因数)。

测试智能断路器的远程分合闸功能、过载报警及故障跳闸联动(如与消防系统联动切断非消防电源)。

五、验收与文档管理

1. 施工验收标准

遵循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 50303)、《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》(GB 50339)。

重点检查:线缆标识完整性、接地可靠性、设备运行噪音(≤55dB)、温升数据等。

2. 竣工资料归档

提供配电系统图、线缆走向图、设备接线图、测试报告(绝缘电阻、接地电阻、功能测试记录)。

智能设备参数表(如 IP 地址、通信协议、报警阈值)及操作维护手册。

六、安全与节能注意事项

施工安全:

电工需持证上岗,带电作业需两人以上,穿戴绝缘防护装备。

潮湿环境使用 24V 安全电压,金属容器内作业需 12V 电源。

节能设计:

采用 LED 智能照明配电回路,支持 DDC 控制器分时控制(如按 occupancy 传感器自动开关)。

配置能源管理系统(EMS),实时监测各回路能耗,设置峰谷电价时段的负荷调控策略。

总结

楼宇智控系统配电工程需以 **“安全可靠、抗干扰性强、智能化联动”** 为核心,从设计、施工到调试全程把控电气性能与系统兼容性,同时兼顾节能与后期运维便利性,确保智能建筑的高效运行。


返回
关键词:
收缩